新疆文献研究中心
 网站首页  基地概况  学术交流  科研动态  人才培养  制度汇编  资料下载  咨询服务 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>>学术交流>>文献整理与文化润疆>>正文
文章内容页
杨镰《诗词中的新疆》之《叶尔羌》
2023-12-22 16:49   杨镰《诗词中的新疆》


新疆纪事十六首

曹麟开

叶尔羌

战苦曾闻黑水隅,浮梁迳渡险逾泸。

孤军深入重围合,三月相持力不渝。

 末弩固难穿鲁缟,奇兵倏见拔蝥弧

旄头已得无多杀,半筑鲸鲵半献俘。

     自注:喀喇乌苏在叶尔羌城东七十余里。 


“叶尔羌”,不是今天地图上的叶城,而是莎车。诗写清史著名的“黑水大营”的被围与解围。

所谓“黑水大营”战役,是清史重要事件,更是新疆历史上的分水岭。

乾隆二十一年(1756)清军攻占伊犁河谷之后,在乾隆皇帝一再催促之下,清军统帅定边将军兆惠指挥满蒙汉军八旗与绿营进入塔里木。一个偶然机会兆惠获悉,敌人正在叶尔羌城征调各城军马,准备迎击清军,他就贸然带领数百轻骑兵长途奔袭 1500 里,前往大小和卓在塔里木的大本营叶尔羌,计划一招制敌,一举擒获小和卓霍集占。但兆惠犯了战术错误,竟然为小和卓十倍于己的主力死死围困在叶尔羌城以东 70 里的喀喇乌苏地方。“喀喇乌苏”含义就是“黑水”,所以史册习惯上称兆惠被围困的地方为“黑水大营”。在兆惠死守“黑水大营”三个多月之后,由乾隆亲自调派一支生力军前去解围。乾隆二十四年元月,清军一再冲破和卓部下的阻拦,终于抵达“黑水大营”,并在一个早晨,竭尽全力突破了包围,使援军和兆惠部一齐将和卓的铁壁合围撕开。从此,占据塔里木地区的和卓家族便一败涂地,清朝最终据有整个西部。

从解围那时起,关于“黑水大营”之役就有许多传说流传。其中一个是说:当兆惠已经弹尽援绝时,突然决定将营垒附近的树木砍伐干净,而小和卓的军队每天要对树林发射成排的火铳,在树干上就留下了大量的铅丸。兆惠的部下不但有了柴草,而且使早已经用罄的子弹(火铳铅丸)得到了补充。当时人们将其比做新的“草船借箭”,在民间广泛传播。实际“黑水大营”之战,是冷兵器(刀箭)与火器交替时期的成功战例。

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,每一个回到内地的经历过“黑水大营”之战的老兵,都成了传奇人物。通过他们的回忆,“黑水大营”被围与解围广为人们所知,并一再成为诗歌咏唱的题材。


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① “弧”,和瑛 . 三州辑略 . 清嘉庆十年刻本( 1805 ):卷八,第五九叶作“狐”,注:“弧,弓名”。和瑛 . 州辑略 . 抄本 [M]. 台北 : 成文出版社 ,1968:316. ,诗及注均作





(本篇校对:苏燕)


版权所有:新疆大学文献研究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