征战屯戍·安边利民
正是汉代与匈奴的战争,启动了张骞通西域的进程。实际上汉与匈奴、唐与突厥、清与准噶尔,这三次都是强盛的东方政权需要西行通道的控制权,才将西域置于关注的焦点上。每一次战争之后总是极大地推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。新疆的历史周期就在这三个循环之中展现了特点。
……出塞的将士先后成了西域一些绿洲的第一批居民。这就是屯田的戍卒们。西域较早的农垦之区比如伊循(米兰)、轮台,都是汉族军士的居住地。
在漫长的岁月里,为了维持驻军的给养显然曾是当时的战略家们最为头疼的问题。运输线之长,使许多给养受到损失,同时也从来不能及时地向一线军队提供他们必需的军需。这,最终必将影响到战争的胜负。在当地开辟农垦区是惟一的选择。征战与屯戍实际密不可分。
依照汉代的生产力,由三个军人全职农耕,才能解决四个人(其中包括他们自己)的一年生活所需,这个结构就成了经营西域的前提。四比一,比例相当大,几乎每个出塞的军人都得负担自己的给养。但是,长久驻守因之才可能实现。军人与官员的本土化正是从屯垦形成规模开始。
从唐朝开始,边塞战和成为诗歌常见的主题。到了清代,征战屯戍才与安边利民一同占据了新疆诗坛的重要位置。反战思想,在西域诗中出现较早,李白的《战城南》就是著名的一例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塞下曲①
常建
玉帛朝回望帝乡,乌孙归去不称王。
天涯静处无征战,兵气消②为日月光。
“乌孙”,是汉代的西域古族,当年张骞出使西域的初衷就是联络乌孙、抗击匈奴。但唐代已经没有乌孙这个部族了。唐代诗人习惯于以汉说唐。
常建这首诗在唐诗之中不特别出名,但它借写边塞征战的《塞下曲》表达出自己对古往今来战和的独特看法,是众多同题材诗歌之中罕见的。常建在诗中希望用“日月之光”来化解武力冲突,改变用武力最终解决矛盾的方式。“为”,是“为了”的意思,不是“成为”之意。也就是说:只有戾气消失在日月光辉之中,天涯海角才能再无征战杀伐。“兵气消为日月光”这一句是倒装的。对日月之光的具体理解可以有不同,但是用正气感召来化解冤仇纠纷的思路,却是千年不易。
常建,盛唐诗人。开元十五年(727)与王昌龄同榜进士。仕途失意,但诗名颇著。
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藏明刻本《常建集》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① 明刻本《常建集》卷下,国家图书馆:中华古籍资源库。
② “消”明刻本《常建集》卷下作“销”。
(本篇校对:李南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