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疆文献研究中心
 网站首页  基地概况  学术交流  科研动态  人才培养  制度汇编  资料下载  咨询服务 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>>学术交流>>文献整理与文化润疆>>正文
文章内容页
杨镰《诗词中的新疆》之《松塘细雨》
2022-09-29 23:25   杨镰《诗词中的新疆》


BFB7


塞外二十景

黄濬


松塘细雨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过天山,即松树塘。万松挺郁,山色青葱。忽而密雨如丝,满林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滴翠,不啻江南烟景。

恰似江南二月时,山南山北雨如丝。

松阴湿翠牛方卧,草陇沾青蝶未知。

塞北客疑春到晚,关西人恐梦来迟。

此身已在祁连外,生怕林中叫子归。

读过史善长等人的诗,人们也许会对松树塘前往哈密的古道产生恐惧感。其实,松树塘是新疆美妙无比、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。在同属流放犯的黄濬心中、笔下松树塘的夏天就如同“江南二月”,领军西征的左宗棠穿过甘新之间的戈壁,见到天山满坡青松,竟产生了“如归我乡”的幻觉。对松树塘的不同感受,正是松树塘的面貌多变的体现,而这种变化,实际是以旅人的心境为转移的。黄濬确实是将这塞外奇景想象成自己的家乡,但他最害怕的竟是浓密树林之中突然会出现子归鸟的鸣叫——提醒他是负谴在身的天涯羁旅。而诗意正是在这种矛盾的心境中产生。

清代的西域诗之中,往往有“八景诗”“十景诗”,甚至“二十景诗”,这类诗篇留连风景,实际是将新疆视同家乡。他们为当地拟设的景点大都是自然风光,人文内容较少,这也说明他们实际是将诗与景致作为进入当地生活的门径。所谓“塞外二十景”是:玉门晚照,西台朝旭,柳园初月,猩峡夕峰,长流甘水,密陇灌泉,天山快雪,松塘细雨,巴里晴云,戈边野色,木垒烟岚,奇台暖霭,古城丛绿,吉木森阴,滋泉澍流,阜康麦气,古木翳日,博克凌霄,红岫叠霞,乌壤熙春。

这“二十景”包括的是从玉门出塞,直到抵达乌鲁木齐的景致。

黄濬(1778-约 1858),字睿人,号壶舟。台州太平(浙江温岭)人。道光12二年(1822)进士。道光十一年在彭泽知县任上,因境内客舟失银落职。道光十八年谪戍乌鲁木齐。道光二十三年释回原籍。著有《壶舟诗存》《壶舟文存》《红山碎叶》等。在乌鲁木齐时,与同是流放犯的林则徐成为诗友,时相唱和。他的弟弟黄治(号今樵)陪伴他一同前往塞外。他和黄治还都是戏曲家。



(本篇校对:苏燕)


版权所有:新疆大学文献研究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