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疆文献研究中心
 网站首页  基地概况  学术交流  科研动态  人才培养  制度汇编  资料下载  咨询服务 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>>正文
文章内容页
杨镰《诗词中的新疆》之《出嘉峪关感赋》
2022-07-06 12:55   杨镰《诗词中的新疆》


  • 编者按

“文献整理与文化润疆”栏目旨在推出新疆文献整理和文化润疆研究优秀成果,希望引起学界同仁的关注与争鸣。本栏目第一期将连续登载著名学者、西域文化研究专家、新疆大学校友杨镰先生著作《诗词中的新疆》中的篇章。

杨镰(1947-2016),辽宁辽阳人,教授,1975年毕业于新疆大学,1975年至1981年在新疆乌鲁木齐六道湾煤矿工作,1982年至2016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。杨镰先生多年从事新疆人文地理研究,出版学术专著《贯云石评传》《元西域诗人群体研究》《元诗史》《元代文学编年史》等,发表论文《坎曼尔诗笺辨伪》《元佚诗研究》《元诗文献辨伪》等,主编《全元诗》《全元词》《中国历代僧诗集》等重大课题研究成果,出版元代文学文献校勘整理《草堂雅集》《张可久集校注》等多种。承担“新疆绿洲文明”国情调研,著有《杨镰西域探险考察文集》《守望天山:杨增新与现代新疆》《最后的罗布人》《黑戈壁》《发现西部》《新疆探险史图说》《寻找失落的西域文明》等,以及专题文章近百篇。出版了长篇小说《千古之谜》《青春只有一次》《天山虹》等,主编“西域探险考察大系”“探险与发现”“中国西部探险”丛书。


undefined

《诗词中的新疆》是“了解新疆 认识新疆”丛书的第一部,出版于2003年。该书精选一百余首古代诗词,分丝绸之路、山川植被·边塞风光、城镇民生、行旅思乡、征战屯戍·安边利民、历史文明、迁谪生涯、方物特产、风土人情九个单元,一一分析鉴赏,体味历代文人骚客对新疆的描摹。

本栏目第一期就从该书第一单元“丝绸之路”开始,敬请关注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     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出嘉峪关感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林则徐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严关百尺界天西,万里征人驻马蹄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飞阁遥连秦树直,缭垣斜压陇云低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天山巉削摩肩立,瀚海苍茫入望迷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谁道殽函千古险,回看只见一丸泥。

嘉峪关是万里长城的西极。清代,“出关”之地就是出嘉峪关。出了嘉峪关,就踏上了前往新疆的最后一段路途。关于出关,在清人的诗文之中有许多生动的记载。

“一丸泥”,是著名的汉代典故。它的原意是用一丸泥为封缄作比喻,喻指只要扼守函谷关,就可保边关无虞。这里林则徐反用其典,是说与嘉峪关相比,函谷关真的如同一团泥封那样无险可言。  

《出嘉峪关感赋》原诗一共四首,这是其中的第一首。作为清诗名篇,特别是这第一首,格律严整,气韵贯通,意境高华,如同亲历塞防的严关坚壁。读过这样的诗,不免使人产生使命感。对西行通道的历史命运的思索,是诗人立意的出发点。丝绸之路带给人的,除了交流、融合,还有肃穆与庄严。

林则徐(1785-1850),字少穆。侯官(福建福州)人。嘉庆十六年(1811)进士。道光十八(1838)年出任湖广总督,在任厉行禁止吸食鸦片,并以钦差大臣的身份赴广东查禁鸦片。道光二十年任两广总督,抗击了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。鸦片战争后,于道光二十二年充军新疆伊犁。在新疆流放三四年,于道光二十五年十一月获释。后启用为陕西巡抚、云贵总督。死于赴广西途中。有诗集《云左山房诗钞》。

清人的西行笔记之中曾说道,林则徐流放途中进入河西走廊,沿途官员都想一瞻其风采,但林则徐每到一站,终日危坐,连寒暄也不多。而据说其他的流放犯即便是原来的内阁学士、督抚重臣,一踏上流放之路,也放下了架子,但林则徐就是林则徐,他也许是不想连累他人吧,从来不拉近与萍水相逢的人的距离,使人们不敢亲近。在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出关时,他写了《出嘉峪关感赋》。实际,这首诗就如同林则徐的为人。


(本篇校对:马雪娇)



版权所有:新疆大学文献研究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