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西陲竹枝词
祁韵士
蒲昌海
滔滔汇合水西来,盐泽亭居暗溯回。
九曲昆墟何处是,莫将星宿漫相猜。
自注:“蒲昌”,一名“盐泽”,今名“罗卜诺尔”。在吐鲁番。(作者按:罗布荒原归于吐鲁番。)
有谓星宿海即罗卜诺尔者,不知两路相去尚远。
蒲昌海,就是罗布泊的古名,自古就号称冬夏不增减,并有三条大河(塔里木河、孔雀河、且末河)“竞注”其中。盐泽也是罗布泊的别名。昆墟,指昆仑山秘境;星宿海,则是传统认定的黄河源头。“罗卜诺尔”,现在通常译为“罗布淖尔”,即罗布泊。
祁韵士是清代著名学者,乾嘉学派之中的西域史地学派的代表人物。他写有《西域释地》等著作,《西陲总统事略》也是由他执笔。他的诗,特别是百首《西陲竹枝词》,也往往带有思辨的色彩。
在这样一首短短的小诗之中,诗人正面回答了一个“千古疑谜”。
在《史记》《汉书》的时代,学者们普遍认为,黄河之水来自昆仑山的雪峰。河水流出昆仑群峰,成为和田河,向北穿越塔里木腹地,汇聚于塔里木河,最终流进罗布泊。然后水流潜行于地下,直到青海才再次涌出地面,积聚为星宿海,下流为“中国河”——黄河。这,就是著名的、影响及于十几个世纪的“黄河重源说”。“黄河重源说”与“南北河说”对新疆的影响至巨。
“黄河重源说”古老是够古老了,奇异也足够奇异,但它不是真理。先不说罗布泊海拔从不超过 900 米,比星宿海低得多,水不可能往高处流,而且罗布泊已经干涸了 30 年,黄河则照样奔流不息。但是,直到民国年间,还有不少人士相信这种说法。
祁韵士否定了“黄河重源”这一古人成说。祁韵士不愧是博古通今的史地学家,他不仅仅注意历史文献,而且由于曾经亲历其地,他的看法往往是出于自己的实地考察。这首《蒲昌海》诗,实际就是他的一篇生动的考察见闻。
(本篇校对:曾雪莹)